新華社昆明7月4日電 題:共赴“春城之約”——COP15將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 王長山、吉哲鵬、龐明廣、趙珮然
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于金秋十月在云南昆明舉行,全球代表將共襄盛會,一同繪就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
場館布局清晰明確、專業(yè)技術保障到位……目前,大會籌備工作正全力推進,綠色、智能、節(jié)約、安全的辦會理念也將讓“春城花都”彰顯獨特魅力。
空中俯瞰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無人機照片,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動植物王國”迎盛會
近期,原本棲息在云南西雙版納的一群野生亞洲象一路向北,進入昆明轄區(qū),引發(fā)廣泛關注。象群一路游走,中國政府與民眾一路精心管護,護象行動得到世界肯定。云南拯救瀕危物種亞洲象的故事也溫暖全球,引發(fā)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耙宦废蟊薄币渤蔀镃OP15這樣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為何選在云南舉辦的答案注腳。
7月1日拍攝的滇池濕地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這是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昆明滇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專家介紹,云南是北半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高等植物19333種,約占全國的50.3%;脊椎動物2273種,約占全國的49.5%;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1種,占全國的41.0%;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42種,占全國的57.1%……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物種基因庫”的云南,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云南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tài)安全屏障,地位十分重要!盋OP15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云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廳長岳修虎說,云南國土面積占全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鄙钤诓试浦系拇鲎迦罕,世代傳頌著這句諺語,也向人們傳遞著最為樸實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安恢皇谴鲎迦罕,云南許多民族,都有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密切相關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岳修虎說。
6月14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xiāng)拍攝的象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6月13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xiāng)拍攝的象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
實施極小種群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立自然保護區(qū)166處,出臺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guī)《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發(fā)布省級生物物種名錄、生物物種紅色名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云南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趙永平說,云南嚴格保護最原真、最珍稀、最典型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
2016年,在墨西哥舉行的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COP13)宣布我國獲得COP15舉辦權。2018年底,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組織對昆明等4個辦會備選城市進行考察調研。2019年2月,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會議上,綜合考慮4個辦會備選城市生物多樣性、氣候和環(huán)境空氣質量等因素,確定大會舉辦地為昆明。
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說,選擇在昆明辦會,是希望可以讓全球朋友見證生物多樣性給云南人民帶來的幸福感,見證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成果,同時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新思路。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我國是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作為COP15的東道國,中國將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此次大會主題為“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大會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是繼“愛知目標”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水鳥游過清晨薄霧中的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滇源街道甸尾村水杉濕地(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這是1月6日早晨拍攝的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哈尼梯田。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皽p少對自然的直接破壞和影響,讓地球村每一位居民認識到自己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應有的作為和努力,需要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居民攜手行動!痹颇洗髮W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段昌群說,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初心所在,是出發(fā)點,也是努力的目標。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系統(tǒng)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體系加快建立,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力度持續(xù)加大,生物多樣性調查、監(jiān)測、評估有序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參與度和公眾意識不斷提高。
市民在昆明市草海大壩觀賞紅嘴鷗(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岳修虎說,呵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云南健全保護體系,夯實保護法治基礎,共建共享綠色家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云南建成亞洲最大的野生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野生植物種子逾萬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說,此次大會將向全球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績,同時也能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加強和深化國際合作。
伊麗莎白·穆雷瑪去年初到昆明考察完籌備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上,中國能為世界提供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敖ㄔO生態(tài)文明不僅是中國所倡導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共同愿望!
岳修虎說,大會的主題具有全球意義,在對未來發(fā)展、人與自然關系的引領上站到了制高點,成為各締約國的共識,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生態(tài)文明新時代。
“綠色、智慧、節(jié)約、安全”
COP15會議籌備工作是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自從被確定為COP15的舉辦地以來,盡管面臨著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云南始終精心做好籌備工作。
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云南為籌備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場館布局清晰明確,設施設備讓人印象深刻,充足的辦會經驗、專業(yè)的技術保障和順暢的溝通協(xié)調始終貫穿于整個籌備工作。
昆明的寶豐半島濕地是COP15生物多樣性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之一。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西南分院常務副院長盧春霞介紹,寶豐半島濕地建設內容包括云南本土植物群落營建、土著特有魚類復育、本土禽類招引等,通過生態(tài)修復形成“水生-濕生-陸生”復合生態(tài)帶,達到恢復和保護滇池湖濱生物多樣性、營造生物物種庫的總體目標。
這是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里的滇金絲猴(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長山 攝
黑頸鶴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大海子濕地嬉戲(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部分野生植物,左上為長蕊木蘭,左下為大樹杜鵑,中間為大理鎧蘭,右上為保山茜,右下為矮馬先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山管護局供圖)
記者近日在寶豐半島濕地的觀鳥廊看到,不時有白鷺飛到濕地水塘覓食,飛鳥、濕地與遠處的湖泊,構成一幅優(yōu)美恬靜的自然畫卷。昆明市官渡區(qū)水務局湖濱濕地管理中心負責人牛永剛介紹,濕地栽種了大果棗、野柿子等本土果木品種,還投放了金線鲃等滇池土著魚種。
“種植果木、投放小魚小蝦,可以吸引鳥類前來覓食!迸S绖傉f,項目建成后,將營造出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中所描繪的“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滇池盛景。
“綠色、智慧、節(jié)約、安全,這是我們籌備大會的宗旨!盋OP15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崔質濤說,特別是綠色辦會將成為一大亮點,目前已研究制定大會的碳中和方案。
“大會將不提供紙杯等一次性用品,每位參會人員都有一個寫著自己名字的玻璃杯,會議材料也將盡量無紙化,代表也要做到綠色出行!贝拶|濤說,大會結束后將邀請國際第三方機構對會議的碳排放進行評估,爭取實現(xiàn)碳中和。
據(jù)介紹,大會的會場區(qū)域已實現(xiàn)5G信號全覆蓋,實現(xiàn)用大數(shù)據(jù)、信息化等智能手段服務大會。岳修虎說,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