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正式開放 中建八局承建
2022/7/20 16:55:10 來源:中國企業(yè)新聞網(wǎng)
導言:近日,中建集團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正式向社會開放,開放近470萬件檔案,館內陳設的“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大型主題檔案文獻展覽”“蘭臺翰墨 家國春秋——明清歷史檔案展”“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守護國家記憶 傳承民族文脈——明清檔案事業(yè)發(fā)展歷程”等4個展覽,也將面向個人開放參觀。
近日,中建集團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正式向社會開放,開放近470萬件檔案,館內陳設的“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大型主題檔案文獻展覽”“蘭臺翰墨 家國春秋——明清歷史檔案展”“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守護國家記憶 傳承民族文脈——明清檔案事業(yè)發(fā)展歷程”等4個展覽,也將面向個人開放參觀。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于1925年,是專門負責管理明、清兩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機構形成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
新館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qū)祈年大街9號,總建筑面積9.91萬平方米,地下四層,地上十層,是一座具有檔案保管、保護、利用、展示、研究、學術交流和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的現(xiàn)代化綜合檔案館。新館規(guī)劃為ABCD四個區(qū),A、C座為展區(qū),B、D座為后勤保障,館藏跨越550余年,共1000多萬件(冊),包含明清時期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珍貴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建筑形體組成源于中國傳統(tǒng)高臺建筑的空間格局,為減緩主體建筑對城市空間的壓力,主入口做成內凹式,頂部結合以抽象的斗拱造型形成的疊澀,既突出主入口空間又形成具有中國傳統(tǒng)符號韻律的立面特征,建筑整體風格舒朗莊重,大度雍容。主體建筑一側的副樓頂部,以大片的玻璃內透藏書閣,作為主要立面裝飾,既豐富建筑立面細部又隱喻國家歷史典藏文庫建筑的身份。
新館設計考慮環(huán)境文脈和城市肌理,讓空間富有生氣,米黃色洞石紋理細膩,豎立的形象仿佛徐徐打開的奏折,外立面的24枚玉璽紋樣雕刻和入口銅門三角六棱窗紋樣,暗合館藏文物的來源特征,裙房轉角部位神似大片書架,展現(xiàn)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自身獨特的文化氣息。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來自媒體轉載或由企業(yè)自行提供,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wǎng)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果以上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fā)布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中國企業(yè)新聞網(wǎng):020-34333079 郵箱:cenn_gd@126.com 我們將在24小時內審核并處理。
標簽 :
相關網(wǎng)文
一周新聞資訊點擊排行